7月15日,镇安县林能科技生态防护造林碳汇项目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挂网公示。这标志着商洛市首个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进入关键阶段,是继榆林市榆阳国资碳汇造林项目后,陕西省第二个公示的同类项目。
在今年7月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探索开展海洋碳汇核算”被明确提出。在业内看来,这是我国“双碳”目标从陆地系统延伸至海洋空间的重要标志。在实现准确、可核查、可报告的海洋碳汇核算上,目前还有哪些挑战?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学体系?让“海洋碳汇核算”从探索走向应用需要哪些具体行动?
海洋碳汇主要由海岸带生态系统碳汇、渔业碳汇和微生物碳汇等组成,其中以红树林、海草床和盐沼为主体的海岸带生态系统是最主要的部分。开展海洋碳汇核算是评估海洋碳汇能力与潜力的基础,不仅有利于深入了解海洋碳循环过程和机理,推动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同时有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我国开展海洋碳汇交易、建设海洋强国、提高国际影响力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7月10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检察院与北京绿色交易所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正式揭牌成立全市首家“生态检察碳汇修复基地”。此举标志着司法实践与环境权益交易迈入协同发力、共促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的新阶段。
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10日消息称,由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木林森育苗造林有限公司开发的阿尔山市杜拉尔林场防护林造林碳汇CCER项目,通过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公示,登陆全国碳市场。内蒙古林草局称,自2024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以来,该平台公示的林业碳汇项目全国仅41个,内蒙古12个盟市仅3个,兴安盟这一项目能够成功入选,体现了其在碳汇开发领域的优势。
记者从宣城市林业局获悉,芜湖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日前以每吨95元的价格认购宣州区宛陵林场3494.9吨省级林业碳票,交易总额达33.2万元,创下安徽省林业碳票交易单价最高、总价最大的两项纪录。
记者近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2024年河源市通过省生态环境厅备案的林业碳汇碳普惠核证减排量项目17个,减排量达98363吨二氧化碳当量,位居粤北五市第一。
近日,湖南省株洲市林业局成功办结一起购买“湘林碳票”替代生态修复的索赔案件,这是湖南省首例此类交易案例,开创了生态损害赔偿修复的新模式。经磋商,赔偿义务人龙某认可赔偿金额,并签署了生态损害赔偿协议,通过湖南省联合产权交易所,自愿购买42吨二氧化碳当量减排量,以“湘林碳票”交易履行其生态修复义务。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森林碳汇作为碳中和关键手段,其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协同兼顾至关重要。近日,《森林碳汇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发布,报告基于多源数据系统评估中国森林碳汇的生态与社区效益,探索中国森林资源潜力及优化路径,并提出高质量森林碳汇评价指标体系与建议。
江西省遂川县CCER造林碳汇开发项目日前在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注册登记系统及信息平台完成挂网公示,标志该县林业碳汇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据了解,遂川县有1.4万亩碳汇林资源将进入市场参与交易,是全省造林碳汇体量最大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