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碳讯
-
市场
2025-07-16
全国碳市场启动四周年:扩围提质,引领绿色低碳转型
2025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迎来启动四周年。经过四年的发展,全国碳市场成功将钢铁、水泥、铝冶炼这三大高耗能产业纳入其中。三大行业纳入后,覆盖二氧化碳排放当量新增约30亿吨,加上此前电力行业覆盖的50多亿吨,我国强制性碳市场将覆盖80多亿吨的规模,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比例将超六成,已经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
热点推荐
2025-07-16
外交部: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会坚定推进“双碳”目标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今天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别国的政策如何调整,中国都会坚定地推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
碳金融
2025-07-16
多家金融机构入局 碳信用代币化引发关注
美国资产管理公司北方信托北京时间7月15日宣布,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合作,探索如何在澳大利亚通过商业银行账户交易诸如碳信用额之类的代币化资产。本月稍早,摩根大通宣布,其区块链业务部门Kinexys正在开发并测试一款新的区块链应用程序,旨在将全球碳信用额代币化,以解决阻碍自愿碳市场(VCM)发展的标准化和透明度问题。
热点推荐
2025年07月16日 星期三
-
13:41
全球气候变化挑战迫在眉睫,向绿色清洁能源转型已成共识,氢能逐渐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核心支柱之一。业界人士认为,面对氢能产业化的规则缺失、成本挑战与技术瓶颈等问题,唯有各国携手合作、共享经验、优化布局,才能加速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进程。
-
11:17
在今年7月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探索开展海洋碳汇核算”被明确提出。在业内看来,这是我国“双碳”目标从陆地系统延伸至海洋空间的重要标志。在实现准确、可核查、可报告的海洋碳汇核算上,目前还有哪些挑战?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学体系?让“海洋碳汇核算”从探索走向应用需要哪些具体行动?
-
10:37
7月16日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交易四周年。记者从生态环境部了解到,目前我国碳市场总体运行健康有序,碳排放权的交易活跃度明显增强,市场对全社会减排成本的降低作用显著。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人介绍,截至7月15日,市场累计成交量突破了6.7亿吨,累计的成交额也超过了462亿元,交易规模持续扩大。
交易动态更多 >
-
全球氢能产业困局与破局之道?
全球气候变化挑战迫在眉睫,向绿色清洁能源转型已成共识,氢能逐渐成为各国能源战略的核心支柱之一。业界人士认为,面对氢能产业化的规则缺失、成本挑战与技术瓶颈等问题,唯有各国携手合作、共享经验、优化布局,才能加速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进程。
2025-07-16 详情> -
外交部: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会坚定推进“双碳”目标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今天下午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别国的政策如何调整,中国都会坚定地推进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5-07-16 详情> -
“双碳”目标向海延伸 海洋碳汇如何激活蓝色经济?
在今年7月初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探索开展海洋碳汇核算”被明确提出。在业内看来,这是我国“双碳”目标从陆地系统延伸至海洋空间的重要标志。在实现准确、可核查、可报告的海洋碳汇核算上,目前还有哪些挑战?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学体系?让“海洋碳汇核算”从探索走向应用需要哪些具体行动?
2025-07-16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