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铁二十一局一公司承建的新疆和田民丰100万千瓦光伏治沙工程首根桩基成功浇筑完成,标志着这项南疆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标志性工程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的重要战场,该工程坐落于民丰县境内的沙漠南缘,总占地面积达1460万余平方米(约21911亩),交流侧装机容量1000兆瓦,直流侧装机容量1103.87兆瓦。
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 ,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8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等技术装备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新型储能是支撑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有力促进“双碳”战略实施,带动国内需求、产业创新和人才培养,成为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近期,国家能源局首次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系统回顾了“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取得的成就,重点梳理2024年新型储能发展情况,并展望2025年新型储能发展趋势,有助于推动新型储能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和“十五五”稳健开局筑牢基础。
近期,国家能源局重磅发布《中国新型储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研究了国际新型储能发展形势,全面梳理了2024年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情况,展望了2025年新型储能行业发展趋势,并总结了2021—2024年中国新型储能发展大事记。作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新型储能已成为能源革命与“双碳”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支点。报告从顶层设计、发展瓶颈与战略布局等方面提出相关工作部署,为“十五五”时期新型储能产业提质增速奠定坚实基础。
8月15日,在2025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重要成果发布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海兵在交流会上发布中国推动绿色转型暨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提出5周年重要成果。
8月13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意味着储能行业正式启动“反内卷”。
全球首个30兆瓦级纯氢燃机示范项目开工、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在内蒙古投产、全球最大单体绿氨项目在吉林大安投产……今年以来,重大氢能项目频频落地,给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提出,中国氢能产业正从试点探索逐步进入有序破局的新阶段。
中国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管理领域迈出重要一步。8月1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归口,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牵头并组织起草的中国首部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下称《新国标》)正式生效。
中国光伏行业作为“绿色能源”的制造者,正在向兼顾“制造绿色”与“绿色制造”转型。近日在苏州召开的光伏绿色供应链研讨会上发布的《2025光伏企业绿色低碳评价报告》显示,我国光伏行业在产能方面领跑的同时,绿色低碳转型进入攻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