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中铝国际沈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获悉,由该院自主研发的绿色低碳深度节能铝电解技术体系,攻克了电解槽寿命短、生产波动率高、污染物排放浓度大等多项行业难题,实现吨铝直流电耗降低700—900千瓦时,较国际先进水平降低5%。这为全球铝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一季度,全国企业单位销售收入耗电量同比下降2.4%,工业生产能耗强度持续下降。绿色低碳产业单位销售收入耗电量同比下降9.4%,能耗强度下降明显。
财政部日前发布通知,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用于2022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2022年度推广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预拨、第三年度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奖励资金拨付以及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奖励资金预拨等方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将聚焦钢铁、乙烯、合成氨、电石、电解铝、多晶硅、锂电池、水泥、陶瓷、平板玻璃、电子电器等行业和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组织节能降碳服务机构为企业开展公益性节能降碳诊断服务工作。
建筑领域是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今年山东省修订发布新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全国率先将公共建筑节能率提升至78%,将于8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标准有哪些亮点?如何促进建筑节能?怎样做好新旧标准过渡?
4月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云南省节约用水工作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节约用水工作情况。其中,云南省“十四五”期间工业节水减排的做法和成效引人关注。
为认真落实全国机关事务工作会议部署,稳妥有序推动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3月27日至28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在重庆市召开2025年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2024年工作进展情况,部署安排2025年重点任务。
通辽市2024年粮食产量194.1亿斤,同比增加5.1亿斤,实现粮食生产“二十一连丰”。粮食连年丰收的背景下,农业用水的“水龙头”也日益拧紧,2024年通辽市农业灌溉用水同比节约了8.26亿立方米。既节了水,又增了粮,这是怎么实现的呢?
3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首次明确对部分行业提出强制消费绿色电力的要求。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今年主要发展预期目标中提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来自电力、钢铁、新能源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表示,这一目标的确立既凸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决心,也将为绿色发展相关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