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的世界竞争版图上,甲醇汽车正在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德国有造车新势力正在力推甲醇跑车,瑞典驰名世界的斯堪尼亚重卡也正在打造甲醇重卡……近来,国外甲醇汽车的布局正在掀起新一轮竞争热潮。
8月28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全国工商联最新开展的第27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中,2024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6379家企业参与申报,其中营收排名前500位的企业正式入围“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枪)总数达到1669.6万个,同比增长53%。其中,公共充电设施(充电枪)420.2万个,同比增长38%;私人充电设施(充电枪)1249.4万个,同比增长58.8%。
光伏行业是我国具备全球领先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力量。近期,受各方面复杂因素影响,行业供需矛盾突出、市场无序竞争加剧,严重阻碍了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事关国家和产业发展大局,光伏行业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秩序。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此提出如下倡议:
光伏行业“内卷式”竞争的整治正在不断深化。8月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及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有关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8月19日晚间,“工信微报”官微突发消息称,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当日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
在人工智能(AI)发展的浪潮中,数据中心作为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不可或缺,但其高耗能的特性也使得对电力的需求激增。在全球低碳化转型中,可再生能源显然需要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8月1日起,中国首个针对储能用锂电池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4240-2024正式实施。据了解,GB 44240-2024从单体电池到电池组系统均制定了严格的安全要求。比如,新增振动、加速冲击、浅刺、强制放电等测试项目,重点考察电池在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其中,浅刺测试要求电池在Φ5mm耐高温钢针刺入10mm或电池厚度的30%后,1小时内不起火、不爆炸。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远不止纯电动一条,甲醇、液氨、液化天然气、液氢、压缩氢气等正共同构建起多元化发展格局。在新能源市场激烈角逐中,甲醇汽车如何从曾经的“边缘赛道”突围,冲进新能源“主流圈”?
从氢能奔涌的嘉兴港区到“珠清业盛”的诸暨,再到拔节生长的创新高地,之江大地涌动的技术“新”潮,让产业发展“绿”能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