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国务院同意,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印发了《中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国家方案(2025—2030年)》(以下简称《国家方案》)。《国家方案》是未来6年我国履行《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纲领性文件,为氟化工行业今后的履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指明了行业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
当前,我国有机固废循环转化虽取得进展,但仍面临资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高、污染控制难及治理模式碎片化等问题。传统单一治理模式难以适应产业多元化需求,资源循环与污染协同共治的深度融合亟待突破。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对“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作出部署,各地也在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在实践中,生态产品内涵不断拓展,从侧重优质自然要素为生长条件的生态农产品、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生态旅游服务等,逐步拓展到农林文化遗产、人文景观设施等方面。在此过程中,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5G/6G技术、数字孪生及AR/VR技术在内的数字技术,正在积极赋能生态产品供给能力、自然资源配置效率、绿色金融产品效能的提升,有力推动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立足当前,人口老龄化、健康需求多元化、生态需求品质化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相互叠加、交织共生,人口健康与绿色发展的内在关联性更加凸显。统筹夯实绿色生态基底、培育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健全治理体系的三重路径,协同推进人口健康与绿色发展,既是系统破解发展难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征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挑战。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当下中国企业出海所面临的ESG挑战,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国际话语体系,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ESG实践框架和落地路径。
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三个“更加注重”,为更好呵护绿水青山、造就金山银山,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指明了方向。
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总体目标任务,提出以减污降碳协同、环境品质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和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谋划先行区建设重大工程,依规统筹纳入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项目储备库。重大工程是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重要抓手和载体,本文分析梳理重大工程谋划方向和实施路径,旨在为各地决策提供参考。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命题,二者本质上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体两面。如今,两者的关系已从“零和博弈”演进为“共生共荣”。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方案》出台恰逢其时,有其重要意义。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认为,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是解决当前行业主要矛盾的关键一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