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各地纷纷推出自己的特色文旅项目招揽游客,不断创新消费场景,推动文旅消费持续增长。
从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新业态不断涌现,到“旅游+”“+旅游”活力四射,再到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旅游业有力发挥作为幸福产业、民生产业、新兴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应有作用,旅游大国加速迈向旅游强国。
刚刚过去的三伏天,全国多地遭受“炙烤模式”。避暑游成为全国游客主要旅行选择。飞猪数据显示,乌鲁木齐、昆明、贵阳、哈尔滨、沈阳、西宁、呼和浩特等地热度居高不下。
绿水青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走进山林不仅是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承载着守护绿色家园的责任。日前,中国林学会、中国旅游协会、中国登山协会联合发起“爱护绿水青山 倡导无痕旅游”倡议,呼吁公众提升旅游活动中的保护意识,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
今年暑期,受签证政策便利化等因素影响,我国入境游市场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开启“中国游”。以家庭游的形式组团来“打卡”中国,成为今年暑期的一个新热门。
随着我国入境免签政策、离境退税政策持续扩围升级,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乐享中国游。各地持续聚焦目标客群更新产品、提升服务,助力入境旅游实现超预期增长。
活力迸发、势头强劲,是今年上半年旅游市场的写照。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发布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数据情况。
近日,有网友建议河北承德在避暑山庄景区推行“一票多日有效制”。这一建议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事实上,国内多地景区已陆续推出类似措施。比如,广西A级旅游景区于2025年3月17日开始实施“一票3日使用制”;安徽黄山近期将门票有效期延长至3天;江西庐山景区自2023年9月1日起实行“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7日内有效。
我国银发经济正经历‘慢节奏、重体验、强关怀’的多元服务升级,从‘基本保障’迈向‘品质消费’,为旅居康养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近日,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杂志刊发文章,关注中国旅游业正经历重大转型,长住型旅游蓬勃发展。文章提到,游客青睐云南和贵州,这些凉爽地区成为气候适应性旅游首选目的地。